近年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客观地说,我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和中省的要求还有距离、和群众的感受还有温差,特别是PM2.5、PM10浓度整体偏高,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频发。近日,市委、市政府以省第三大气污染治理专项督察组进驻渭南为契机,全力动员,要求务必以严实举措、务实作风坚决打好大气污染治理翻身战、攻坚战、总体战。
在这场蓝天保卫战中,我市面临哪些突出问题?如何扛牢政治责任,精准出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怎样才能举全市之力打通堵点淤点难点,切实扭转空气质量被动局面?4月18日,记者围绕上述问题专访了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许丰收。
记者:2023年大气污染治理,我们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许丰收:今年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是,PM2.5浓度不超过4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不少于247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较2022年前移,力争退出倒数第10名。
记者:目前,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都面临哪些方面的考验和挑战?
许丰收:我市地处西北内陆地区,是关中平原暖湿带湿润气候,冬春两季干旱少雨,土壤裸露,扬尘较大,这两季大气扩散能力弱、自然净化能力差。加上我市重化产业聚集,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运输结构偏公路等问题仍然突出,导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难下,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偏低,重污染天气高发频发。一季度,中心城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上升,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散煤治理、“双替代”成效不稳固;车辆及工程机械管理不到位;扬尘管控措施不力。建筑工地“6个100%”落实不到位,城市道路机扫率不高;工业企业治理水平有待提升。全市1444家涉气企业中,A级4家,低于全国、关中地区平均水平;企业环境违法问题时有发生。一些企业存在未安装治污设施、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露天焚烧管控不到位;部分工业企业深度治理推进缓慢;能力不足、短板凸显。目前,关中地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覆盖率较低;臭氧监测能力欠缺。我市臭氧监测高科技装备不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工作合力不强。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管控责任落实不力、部门执法监管合力不足、基层监管能力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
记者:面对这些问题,我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思路是什么?
许丰收:要从根本上解决根源性矛盾、系统性短板、体制机制运行等方面的问题,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和全面提升;坚持系统推进,标本兼治,大环保格局与各行业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并重;坚持企业深度治理与精细化管理并重;坚持网格化、拉网式、地毡式监管与常态化、密集化、制度化、精准化指挥调度并举;坚持严考实督、正向激励奖励与追责问责并举。要统筹开展五大治理工程,打好三场攻坚战,重点抓好九方面工作,抓实抓细26项行动协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记者:“26项行动”具体指什么?
许丰收:《渭南市2023年空气质量改善进位方案》对26项行动进行了具体阐释和说明,对每个影响空气污染的项目都制定了具体的数据说明,对违反26项行动的具体人和事拿出了史上最严的惩罚措施。例如,遏制“两高”项目行动,要求严格落实产业政策、“三线一单”、规划环评、能耗双控、产能置换、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区域污染物倍量削减等要求,坚决控制新增“两高”项目。同时,市辖区及开发区范围内新、改、扩建涉气重点行业企业应达到环保绩效A级、绩效引领性水平,其他区域应达到环保绩效B级及以上水平。
此外,还有工业企业深度治理行动。通过持续开展工业炉窑“回头看”,在2023年6月底前完成工业炉窑摸排分类,建立清单,制定整治计划;全面加强涉气重点行业企业执法监管,强化智能监管手段的运用,在2023年底前建成主城区企业用电监控等间接反映生产排放的连续自动监控设施。还有燃煤污染治理行动、建筑施工扬尘管控行动、渣土车运输监管行动、禁燃禁烧管控行动等。
这些行动,既有市级包抓领导,又有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每一项行动对各个成员单位如何整治、怎样达标也做了充分解读。
记者:我们如何保证这些行动落地实施、执行到位?
许丰收:我们将通过八个保障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指挥部,办公室下设综合、业务考核、督察督办、追责问责4个工作组,市级部门牵头,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向市委、市政府递交责任状,压实工作责任。二是健全长效机制。通过周调度和月调度、定期研判形势,分析存在问题,强化基层网格化监管,月考核,日常巡查全域覆盖,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三是严格考核问责。综合运用通报排名、预警、提醒、公开约谈等措施,严格追责问责,督促各级各部门落实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对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失职失责的单位和责任人,由市纪委监委从严追责问责。四是加大执法力度。严格生态环境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弄虚作假等行为,紧盯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加强执法检查力度,加密执法检查频次,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实现科技执法、精准执法。五是加大资金支持。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大气联防联控及县(市、区)大气污染防治项目进行资金扶持。六是完善调度机制。工作推进中,实施项目化、清单化、数字化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完成。七是强化科技基础支撑。推动镇办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建设,2023年9月底前实现全覆盖。2023年底前,全市各县(市、区)全面组建“一县一策”团队,配备科技支撑力量,定期开展颗粒物、VOCs走航或雷达监测,实时发现解决污染高值问题,对辖区工业企业、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等进行考核排名。八是构建全民行动格局。健全完善渭南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机制,发挥环保志愿者作用,进一步强化社会力量监督。大力推行绿色消费,提倡绿色居住,倡导绿色出行,构建全民参与的大气污染治理格局。
记者:当前,我们既要自我革新下大力气治理大气污染,又面临来自环保督查的“大考”,这对我们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许丰收:环保督察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美丽渭南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要扛牢政治责任、牢记“国之大者”,全力配合督察组开展工作,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要对反馈移交问题主动认领、照单全收,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切实解决突出问题。要坚持举一反三、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拓宽延伸督察效应,强化作风能力提升,严守纪律规矩,坚持“严实准”要求,以严实举措、务实作风坚决打好大气污染治理翻身战、攻坚战、总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