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提案建议办理 / 正文

对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310号提案的复函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3-10-26 09:29
类别:政协提案
渭南市生态环境局
签发人:王小奇
/

赵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渭南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提案》已收悉,提案中涉及我局的内容为“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部分。首先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推动渭南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下,我市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保护水平持续提升,现就您所提建议答复如下:

一、环境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加强工作组织。坚持定期组织召开市级生态环境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大气、水、固废和反馈问题整改等生态环保重点工作,印发《关于印发全市2023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计划的通知》,对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明确了执法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和责任单位。印发《2023年度全市法制稽查工作计划》,督促落实工作计划、规范执法检查、提高工作质效,开展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和2022年度执法履职效能评估自评工作,严格规范落实案卷审核登记制度。二是强化工作措施。印发《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十条措施》,从管理机制、财政激励、人才支撑、考评问效等十方面制定了具体工作措施。三是优化政务服务。我局承担的29项政务服务事项中,材料核验率、网办率、最多跑一次率保持在100%,审批时限压减率达到78.91%。2023年上半年共审批建设项目131个,核发排污许可证705家,简化管理443家。对40个建设项目开展“三线一单”成果对比应用。督促19家重点企业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排放监测计划报告。四是落实网格监管。贯彻落实《渭南市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实施办法》,结合实际对《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评分标准》进行修订,及时组织排查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热点网格预警情况,跟进问题整改,按时反馈上报。截至6月下旬,全市网格化监管平台各级网格员共登录40.05万次,巡查27.87万次,上报各类生态环境事件914件,办结877件,办结率95.95%。五是营造环保氛围。将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列为重要工作,通过在《渭南日报》开设专栏,设立户外宣传牌,举办环保知识进校园、“秦岭清洁”和“环保开放日”等活动,努力营造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二、污染防治攻坚持续加强

一是蓝天保卫战持续攻坚。面对不利气象条件和大气环境质量下滑的现状,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克难攻坚,不埋怨、不懈怠、不气馁。积极推进企业环保绩效管理,新升级A类企业2家、B类2家、C类19家。加强大气污染源头防治,综合整治21家砖瓦窑企业,治理9台工业炉窑,完成4家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原辅料替代,对13家企业的412个密封点进行泄露修复。二是碧水保卫战不断加力。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14个,整治问题排污口27个。完成12家县级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2家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9万吨。加强水环境治理,按照“一断一策”要求,开展了国考断面(9个)水体达标整治和富平石川河抓点示范工作,水环境改善工作受到中省肯定,并在全省做了经验介绍。健全水污染补偿机制,设置市控考核断面28个,扣除补偿费800万元。三是净土保卫战成效突出。强化固废管理,黄河流域“清废行动”排查整治问题点位47个,危废专项整治和危化品集中治理排查企业315家(次)、整改问题36个。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制定渭南市(潼关县)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方案,“十四五”期间重点在潼关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先试。强化建设用地管理,全市纳入重点建设用地管理名录的18个地块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尾矿库污染防治,组织开展了尾矿库污染隐患排查,治理问题24个,闭库销号3个。加强医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新增应急处置单位5家,全市医废应急处置能力由10吨/日提升至230吨/日。四是生态保护工作不断加强。按照市秦岭和桥山两个《检查办法》要求,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秦岭暨桥山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的通知》,抽调市级成员单位34名业务骨干组成4个联合检查组,于6月中下旬开展完成一轮秦岭及桥山区域联合执法检查,督办台账问题33个。按照绿盾行动工作安排,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进行了巡查检查,对卫星遥感监测推送的点位进行了现地核查。

三、执法监管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从严执法监管。以专项执法检查为抓手,严厉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上半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790余人次,检查企业2665家次,实施一般行政处罚案件155件,实施按日连续处罚1件,查封扣押7件,移送公安8起,拘留9人。二是加快问题整改。制定《渭南市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实施方案》,以2016年以来中省反馈和市级自查问题为重点,开展了整改情况“回头看”,梳理问题533个。三是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持续强化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检查企业563家(次),整改隐患问题36个,组织环境应急演练12次。四是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及时组织召开全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推进会、培训会,编印发放《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政策汇编》《技术规范》600余册。中省移交的54件案件线索中,初步办结8件,正在办理46件。五是积极办理群众投诉。积极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污染投诉有奖举报办法,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2023年一季度办理污染投诉有奖举报案件9件,发放奖金5400元。截止6月下旬,全市共接处污染投诉案件502件,已办结473件。六是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以执法“大练兵”和监测“大比武”为抓手,持续提升监管能力。印制《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组织开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比武3次,参赛750人(次)。

在各项工作整体推进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下一步,我们充分发挥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综合协调作用,加快环境监测、执法、信息化“三大体系”建设。认真抓好《渭南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十条措施》落实落地工作,切实推动职能部门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构建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生态环保工作新格局。

以上报告不足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特此函复。


渭南市生态环境局

2023年6月30日

(联系人:柯勇电话:0913-215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