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组织召开《渭南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报告》技术评审会。会议邀请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林平选教高等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听取了编制单位对划定成果的汇报,经过认真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技术评审。会议由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周雅娟主持,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樊棣出席会议,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代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科室和技术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认为,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是在收集分析已有资料,结合野外调查、钻探、样品采集测试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污染源(简称“双源”)明确,工作基础较好,选取的评估方法正确,参数取值基本合理,进行了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估、资源价值评估、脆弱性评估和污染源荷载评估,划定了渭南市地下水污染防治保护类区域和管控类区域,符合《陕西省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指导意见(试行)》等相关技术要求,并针对不同防治区提出了相应管理措施建议。
会议建议,报告在下一步修改完善过程中,应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对接,加强“双源”等资料分析,补充完善报告文本及图表。按照技术指南要求,对管控类区域进一步核实、优化,确保划定成果可落地、可执行、可监管。
樊棣指出,划定工作要做好部门间横向连接,对数据来源进一步核实,对地下水污染人为因素要认真慎重分析,确保判定结果的合理性。同时要注重省内各地市间的横向联系,把握我市地下水水文地质区域特征,充分考虑天然背景原因,对因背景值超标的区域进行充分论证,判断剔除的科学性。
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的划定,是为了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地下水管理条例》、《“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要求,提出的“分区管理、分类防控”地下水污染防治管控思路,通过建立分区管理制度并纳入空间规划,为渭南市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孙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