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关系党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市“两会”闭幕后,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立足实际、主动作为,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渭南,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那么,做好今年生态环境工作有什么重大意义“?两会”提出的“十项重点工作”涉及生态环境的有哪些?市生态环境局在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落地落实上具体抓手是什么?近日,记者就有关问题对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左俊进行了专访。
记者:请您谈谈,做好今年的生态环境工作对于促进渭南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有什么重要意义?
左俊: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开局事关全局。今年的生态环境工作对于“十四五”乃至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来说就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我们要深刻领会“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精髓,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击鼓催征正当时,奋楫杨帆启新程。我们生态环境铁军要发扬“三牛精神”,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在真干、实干、苦干中较真碰硬,全面落实“两会”对生态环境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记者:“十项重点工作”涉及生态环境方面有哪些?做好这些工作的思路是什么?
左俊:“十项重点工作”涉及生态环境方面主要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为此,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方向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了《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的实施意见》,从绿色转型、大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质量、自然生态、治理能力等6个方面规划了未来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奋斗目标。按照“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原则,我们研究制定了三年行动方案,确定了100多项任务,计划投资152亿元,实施5类98个项目。今年要完成投资30多亿元,实施40个项目,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做好推进形成绿色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持续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提倡绿色出行,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共动。
二是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坚持源头防治、过程管控,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合力做好“十四运”期间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工作。今年白水、澄城、合阳、潼关+华阴(4+1)县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要率先突破300天,在全市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以实施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为主线,系统推进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整治,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今年要对蒲城、华阴、合阳等5个县(市、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大荔北洛河王谦断面、合阳金水河裕西断面、徐水河小曹河断面等9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
有序开展净土保卫战。坚决贯彻土壤污染防治法,以潼关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为重点,加强源头管控和污染治理,确保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今年要推进垃圾分类处置,强化医疗废物处置监管,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100%。
深入打好青山保卫战。严格执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产业准入清单,落实“峪长+警长+网格化”监管,积极推进桥山生态保护立法,当好秦岭、桥山卫士。今年要确保秦岭、桥山生态治理恢复面积分别达到1000亩和3500亩以上,构建秦岭、桥山生态屏障。
三是全面加强黄渭洛流域生态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水土保持、湿地保护和国土绿化,促进华阴、潼关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管好陕西黄河湿地、陕西韩城褐马鸡、华州大鲵等自然保护区。
记者:“美丽中国”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频词,今年的市“两会”又把“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列入“十项重点工作”之中。请您谈谈在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落地落实上具体抓手是什么?
左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党员干部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对于我们渭南生态环境系统干部来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是我们必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的“国之大者”。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我们主要有五大抓手。第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定期研判,统筹推进。积极完善市县镇生态环境统筹协调机制,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第二,从严监管考核。运用按日计罚、限产停产、查封扣押等手段,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按照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和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考核实施办法,对标对表,强化考核,以精准考核促进各项目标精准落实;第三,强化社会监督。定期邀请“两代表一委员”调研视察生态环境工作,强化新闻媒体及舆论监督作用,健全生态环境新闻发布机制,定期发布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第四,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在市级新闻媒体开设宣传专栏,系列报道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的好经验、好做法;举办美丽渭南大讲堂,深入解读高质量发展核心要义;组织生态环保“开放日”活动,让人民群众了解生态环保知识、参与生态环保活动、理解生态环保干部、支持生态环保事业;第五,强化督查问责。对履职不到位、责任不落实、问题整改不力的,建立量化问责清单,依据《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和《渭南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