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摆脱贫困·闽东之光——闽东文化建设随想》等文中引用
■典出:(北宋)苏轼《题西林壁》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释义:之所以不能辨识出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身处庐山的峰峦之中,视野被连绵起伏的山岭阻隔,所见之景必然只是庐山的一部分而已。
观察世事如同游山,人们对于相同事物的认识,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解及看法,难免会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限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要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就必须具有全局思维、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
习近平同志是在1990年谈及闽东文化建设时引用这句诗的。他认为,闽东人也不一定熟悉闽东,不一定知道家乡的可爱之处,如果只知道艳羡人家,就会失去自信。这个时候,就要破除“当局者迷”的心态,不能只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而要从更大的视野中发现闽东的闪光点,把握住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样一种科学的认识论,又岂止是适用于闽东?